在线读书
心理学书籍

刑罚的个体心理效应

  刑罚惩罚对犯罪者个人心理上所产生的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剥夺效应

  刑罚对犯罪者某些权利和利益的剥夺,尤其是对犯罪者人身自由权的 限制和剥夺,是刑罚的首要功能,也是刑罚属性最直接的外在表现。这种剥 夺,将产生两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即报应效应和遏制效应。

  报应效应就是使犯罪人在所承受的刑罚惩罚和自身的犯罪行为之间建 立起心理上的联系。也就是说,通过刑罚惩罚,使犯罪人领悟到,刑罚是对 犯罪行为的“回答”和报应。犯罪行为是承受刑罚的因,刑罚是犯罪行为的 果。承受刑罚的痛苦使犯罪人产生报应的心理体验。为了免受刑罚之苦, 就要牢记教训,今后不再犯罪。事实上,刑罚惩罚总是力求将对犯罪分子的 权利与利益的剥夺与其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权利与利益相适应,这不仅表现 在“重罪重刑”、“轻罪轻刑”这种刑罚力度与犯罪侵害程度的适应,也表现在 刑罚种类与犯罪种类的适应。例如,对杀人等恶性犯罪处以死刑;对一般犯 罪者根据情节轻重,处以有期或无期徒刑;对经济犯罪者在处以自由刑的同 时,还处以财产刑;对不致再危害社会者(如过失犯罪者),处以缓刑等。上 述刑罚力度与刑种同犯罪行为及其危害性之间的适应,必然引起犯罪者报 应的感受和体验,由这种体验,而得出今后不再犯罪,以免于再受报应的结 论。

  遏制效应就是刑罚对犯罪人自由的剥夺,同时也是对其犯罪能力和犯 罪机会的剥夺,从而起到强制性地遏制其犯罪需求,使其失去犯罪条件和犯 罪可能性,从而产生遏制效应。遏制效应是刑罚惩罚产生对犯罪特殊预防 功能的主要表现手段,也是为刑罚的改造效应提供前提条件的主要方面。

  (二)改造效应

  刑罚不仅是对犯罪分子的惩罚,除执行死刑者外,也是对他们中绝大多 数人的教育改造和挽救。这种改造效应又表现在罪犯的自我反省效应和由 刑罚执行机关推动的重塑效应两方面。

  在我国,刑罚之所以产生罪犯的自我反省效应,是因为刑罚所体现的国 家对犯罪行为在政治上的否定评价和道义上的严厉谴责本身,就兼具惩罚 与改造的双重功能。罪犯人狱之后,由于其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社会地位、 生活地位的巨大变化,必然激起其对自身行为的反省,通过总结经验教训, 思考人生价值,修正今后的行为轨迹。大多数罪犯在监狱的教育引导下,对 其犯罪行为感到羞耻,形成良心上的自责与悔恨,从而产生重新做人的改造 动机,愿意接受监狱的教育改造,决心今后不再违法犯罪,争取自己的光明 前途。当然,也有少数罪犯从消极方面总结教训,认为自己的罪行败霣和受 到刑罚惩罚,是因为作案“失手”或“失算”,内心盘算着如何熬过刑期或伺机 脱逃,出狱后通过再次作案捞回“损失”,并使今后的犯罪变得更加隐蔽和狡 猾。罪犯到底如何反省,并非由刑罚惩罚本身来决定,主要取决于监狱管理 当局和监狱机关教育改造的方向性及其力度大小,但最终还由罪犯自身的 态度所决定。

  由刑罚执行机关推动的重塑效应,是指我国监狱根据《监狱法》的规定, 实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在执行刑罚时贯穿 着教育改造的内容,力求把我国监狱办成“既改造人,又造就人”的现代化文 明监狱。坚持通过生产劳动和政治思想、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教育,并通过 心理矫治,矫正他们的犯罪心理和反社会的个性心理,把服刑者重新塑造成 适应社会、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重塑效应是我国刑罚的又一基本效应,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刑罚区别于剥削阶级刑罚的重要特征。剥 削阶级刑罚并非不提倡矫正,但是由于阶级对立和社会缺乏公平与正义,使 得其矫正效果甚微,而重犯率甚高。

  (三)适应效应

  适应效应是指刑罚惩罚的力度及其给予犯罪人的痛苦体验,随着服刑 者服刑时间的延续和推移而降低。监狱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适应效 应。适应效应有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两个方面。积极意义是罪犯对监狱环 境和服刑生活的适应,使得他们产生较为平稳的服刑心态,能够不受消极情 绪的干扰,积极地投人监狱劳动生产和思想改造,取得改造效果。

  但是,适应效应的消极方面也不容忽视。一些服刑态度不端正的罪犯, 通过服刑积累了在监狱环境下的生活经验,对刑罚惩罚感到无所谓,产生了 对关押改造满不在乎,不害怕法律制裁的心理和不畏惧刑罚的效应。俄罗 斯心理学家A. M.雅科夫列夫认为:“在评价剥夺自由这种惩罚形式的社会 效果时,应注意到下列情况:累犯的比重,随着惩罚规格的提髙而增加。'1〕 这就是说,严厉的刑罚,较长的刑期,有时会产生消极的适应效应。随着刑 罚的不断升级和适应,社会心理学的“敏感阈”就有所下降。所以,不能认 为,关押时间越长,服刑罪犯就会改造得越好。

  (四)感染效应

  感染效应是消极适应效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虽然监狱管理当局实行 “分管分押”制度,将不同罪类的罪犯,将初犯、累犯分别关押,但由于监狱空间狭小,仍难防止不同犯罪思想的交流和传播,久而久之难免发生“交叉感 染”,即罪犯之间接受对方的坏品质、坏思想,造成少数罪犯越“改造”越坏, 由“一面手”变成“多面手”,由单一型犯罪心理朝着复合型犯罪心理的方向 发展。

  此外,长期服刑对罪犯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也会受到一定影 响,使他们变得唯唯诺诺,事事听命于他人,成为缺少独立人格的人,或者形 成一种当面一副顺从的面孔,背后肆意妄为、我行我素的双重人格。这些都 是由于适应监狱规则的“监狱化”倾向与适应社会的“重新社会化"目标之 间的矛盾在罪犯心理上的反映,也是刑罚惩罚难以完全避免的一种消极效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