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心理学书籍

二十四 外境之幻

  所有"客观"的现实,若非经过你主观的同意,根本无法存在。但我们若朝"同意"的内涵追究下去,就会发现,它有如一层一戳即破的薄膜,演盖在你所认定的世界上。在那层薄膜下面,其实,谁也不会同意谁的。

  任何发生的事件,都有它的机缘与天意,只要你一介入其中,设法赋予它你一己认定的意义,天机就隐身而退了。只要你认为自己知道这事的意义,就再也无法真正了解它了。

  若想了解一件事情,需要一颗充满感激和同情的心,你必须跟那个情境同步而且同理一会儿,它才会自动向你显示它的意义,那绝不是靠头脑想出来的。

  理性通常会先作判断,再向外寻找一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可以说,整个世界就是由接受判断和反对判断的人所组成的。处在这样的世界里,怎么可能没有竞争、斗争和贪婪?

  你也许不敢追问;没有判断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的朋友,这才是惟一值得提出的问题。

  但现在,你能提出这个问题吗?你能否自问一下:"如果不由我来评判自己的生活,不知我这一生会活得如何?"你必须把外在事件和你的评判分开来看,才可能明白此事。

  若想了解事件的"真相",你必须放下你的判断,单纯地与它同在,才可能深入其中。这方法适用于任何日常事件。例如:你若刚被诊断出罹患癌症,那么,试着与癌症同在,然后再认清你自己对癌症的看法,不管结论是正面或负面的,那都是你自己的诠释。换言之,是你在决定它的意义。

  不要自行决定某些事情的意义,让它来呈现自己吧!你只需与它同在,随之俯仰吐纳一番,释放你对它的成见,才有机会了解它的真相。不论你是否能够具体说出自己的感受,都无关紧要,时机一到,某种慧见自然会进入你心里。

  事件的意义或目的,其实一直都埋藏在你心底,要找出那些意义,你必须往自己内心去看,你若一味向外探求,想从所谓的"客观"事件中找出它的意义来,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通常,你最先想到的,就是向别人请教,向专家求助,一个意见还不够,还要找第二个或第三个意见。

  老实说,听了第三个意见之后,你是否觉得比第一个意见更清楚了呢?请教专家之后,真的让你茅塞顿开了吗?让你心情平安一点了吗?若是如此,你最好小心!因为用别人的诠释来取代你自己的,不但不能帮你理清真相,反而可能引你步入歧途。

  若想深入问题的核心,你必须先清除自己所有的诠释,而单纯地深入其境。当朋友对你说:"我有答案。"不妨礼貌地辞谢他们,他们的答案,可能也跟你自己的评断一样,百害而无一利。

  你只要承认:"我不知道这件事的意义,我愿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了解。这件事会发生在我的生活里,必有一个无上的智能在主导,而我愿意相信,它必会启示给我这事的意义。"

  这是你所能做的最好响应,也是爱的响应,它能释放你和你身边的人,让你不再冲动地判断、解释,或急于将问题合理化。

  这样说,并不是要你拒人于千里之外,相反地,你该邀请他们进入你的生命,让他们握住你的手,凝视他们的脸,感谢他们的关心,并让他们知道:"我这儿没事……我只需要更深地去面对某些问题而已。"

  放下批判和诠释,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你若觉得困难重重,表示你已忘记怎么"活"(to be) ,才会把生命里原本最容易的事,变成一套极其复杂的修行功课。其实,你随处都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法门,教你怎么"活"或"临在"(to be) ,然而,一落入方法,你就已经从"活"转变成"做"(to do)了。

  奉劝你,放下所有的方法吧,它们全非必要,你只要停止批判、解释、推测和概念化,放下所有"非临在"的作为,自然活得生机盎然。然后,你才能从表面看来杂乱无章的事件中,看到天恩所在,那时,你将明白它的意义,并为此庆幸不已。

  这个意义一旦呈现眼前,你就不会畏惧自己今生今世的任务。但你若还企图强迫生命绽放,催促它开花结果,它就无法启示原有的意义了。

  所以,耐心一点,对自己宽容一点,你生命的喜悦和美丽就在当下,一切都唾手可得,你此生的任务也会在这一刻完全展现出来。

  不要从经验之外寻找意义,只要信任事情的真相,与它坦然共处,如此就行了。这是我所能给你的最深教诲,因为,仅仅这样简单的练习,就足以粉碎所有遮蔽真理的障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